和珅揣着书进了宫,来到三希堂时,见吴书来匆匆地迎了出来,着急道:“许大人,皇上这会儿心情不好,您......”

话说了一半,一抬眼看见和珅,吴书来愣住了:“和......大人,怎么是你?”

和珅笑道:“今日许大人身体抱恙,我是来代班的。方才公公说,皇上这会儿心情不好?”

吴书来轻咳一声:“和大人,您请进吧。”

和珅进屋时,弘历正伏案批着折子,听见响动也没有抬头,只是怒道:“说了不要递点心,都聋了么?”

和珅顿了顿,俯身行礼道:“奴才和珅叩见皇上。”

弘历手上的动作停住了,诧异地抬眼看去,和珅就在不远处规规矩矩地跪着。

“怎么是你,许还知呢?”

“许大人身体抱恙,今日的侍读就由奴才来代劳吧。”

看着和珅希冀的眼神,弘历斥责的话到了嘴边,又咽了回去:“起来吧。”

和珅犹豫地望着弘历,欲言又止。

“先起来,有话直说。”弘历将笔搁下,拿过一旁的茶水,好整以暇地盯着和珅。

和珅深吸了口气,咬牙道:“皇上......东巡之事......”

弘历吹了吹滚烫的茶水,慢悠悠地品了一口,才发现和珅的话没了下文。

“说啊......东巡怎么了?和珅你今日怎么吞吞吐吐的,一点都不利索。”

“东巡的随扈名单......”时间越久,和珅的心就越往下沉。

“随扈的名单已经定下了,你有何异议?”弘历挑眉道。

“奴才求皇上,准许奴才随扈东巡。”和珅终究是把心中所想的都说出来了。

弘历却并不意外,他沉默了片刻,笑道:“朕什么时候说了......不带你么?这随扈名单里,本来就有你的名字啊。”

弘历从案上取过一个文折,扔在和珅跟前:“你自己看。”

和珅从地上拾起文折,名单的第一行,就写着和珅两个字。

“可是......可是奴才并没有接到随扈的旨意......”和珅还沉浸在震惊中,语气中满是惊疑。

“朕等着你......亲自来领这道旨。和珅,此去山东,一则是为了丁祭,二则是为了安抚民心,三则是为了警示地方。如此重要的行程,朕怎么可能不带着你呢?”

和珅惊愕地望着上首的帝王,又听弘历道:“这东巡的桩桩件件,哪一件能离得了你的安排布置,难不成你就真的满足于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侍读么?”

“皇......皇上......”和珅一时语。

“即日起,你就任代内务府总管大臣,负责安排皇家东巡事宜。”弘历没等他接话,又抛下了一记惊雷。

内务府总管大臣,是一个实权在握的位置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豪门里头的大管家,下辖的机构和人员很多,其中的油水也很多。历史上的和珅就是在这个位置上,捞出了他富可敌国的身家。

“奴才......谢主隆恩。”和珅一个响头磕在地上,整个人都晕乎乎的。

“别高兴得太早,此次东巡事关重大,细枝末节都不能马虎大意,一旦出了差错,朕便唯你是问。”

和珅知道,弘历说的没错。内务府总管虽然握有大权,但权力有多大,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。就拿这次东巡来说,大到帝后出巡的车驾随从,饮食起居,小到东巡途中必备的应急药物,都要提前安排好,以备不时之需。

作为一个本体是现代人的冒牌货,这对和珅来说确实有些棘手。

弘历见他面色凝重,以为他被自己的话吓住了,便放软了声音道:“朕将总管大臣之位交给你,便是相信你有能力当此重任,不要让朕失望啊。”

和珅恍惚着走出三希堂,吴书来瞧着他的脸色,还以为他挨了好一顿训斥。因着这一次突如其来的高升,和珅原本在翰林院的清闲日子也到头了。乍一下接到这样的重担,和珅无所适从了一阵,可当他真正下决心去做时,却发现没有想象中困难。

既然没有原身的天赋,他只能借助现代人的智慧,将要筹备的事项、物件列成一张表,用画圈的方式一项项确认无误。